这一篇耽误了近两个月,终于重见光明。
在吉隆坡生活四个星期,其实让我更讨厌吉隆坡。
这是一个空气污染极其严重,交通问题让人头痛,一个非常冷漠缺乏人情味的钢骨城市。
令我最难受的是交通问题,我挑战了自己三个星期尽可能只乘搭公共交通,不要搭 Grab 或者 taxi 之类的私家车出门,结果是让人非常心累的。
其实吉隆坡的 MRT、LRT 和 KTM 服务都很完善,尤其 MRT 我觉得接近了国际水准,其规格和班次的设计像极了我去台湾时的捷运。既宽敞,设计又新颖,MRT 站也很漂亮干净,这才是促进旅游业的国际级交通设施。
反而是把MRT、LRT 和 KTM 连接起来的 rapidKL 巴士,让人真的很头疼。迟到这种坏习惯早已不在话下,主要也是因为这里交通阻塞太过严重,以至于巴士无法准时。
重点是巴士司机态度很有问题,在马路上横冲直撞有时候你身为乘客你还要为他捏一把冷汗。而且司机可以爽爽就更改班次的频繁次数,比如说平日每15分钟一趟的巴士,突然周末可以变成每半小时甚至一小时一趟的巴士。
而且如果说当天有两辆巴士值班,要是有一辆巴士故障他们还真的就只让另外一辆巴士走,而不是有什么后备计划找多一辆巴士顶替什么的。我就真的遇过这样的问题,在巴士站坐了一两个小时等不到巴士,打电话过去 rapidKL 各种莫名其妙的理由真的让人很错愕。
基本上我在等待公共交通的时间,比我乘搭公共交通的时间还要长。也难怪吉隆坡人宁可自己开车塞在车龙中也不要乘搭公共交通。因为一来你需要等,一旦错过了一趟可能就要多等个半小时或者一小时,二来就算你等到了巴士,你还是要塞在车龙中,还是要等。
所以吉隆坡人干脆自己开车,就算塞车也还是塞在自己的车内。反正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在吉隆坡是种种不便,Google Map 没有 synchronize rapidKL 的巴士路线,大多数巴士上也不会通知你沿途站次的名称,所以对不管是来吉隆坡生活,或者旅游的人,要是没有自己的交通工具,就是极其不方便的事。
因为有了自己的交通工具,只需要 Google Map 或者 Waze 就基本上可以畅行无阻。反之,就算你认为 MRT、LRT 和 KTM 很方便,但要乘搭 rapidKL 去到这些轻快铁/火车站,也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情。
仔细想想,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就因为吉隆坡交通系统很烂,所以大家都只好用自己的交通工具,可是其实此举让整个市区的交通更加拥挤,也间接让巴士困在车龙中,所以大家总结吉隆坡巴士服务常常迟到很烂,但这也是那些自己开车出门的朋友所延伸出来的问题。
所以我在吉隆坡一个月去玩的地方好像没有很多,因为乘搭公共交通往往让我去一个地方就耗费了我一整天的时间。就比如说那天我要去安邦一间叫“叶美食”的餐厅吃猪肉饼饭,从我宿舍出发就花了近两小时半的时间,到了餐厅人家都差不多要关门了。虽然我也知道安邦离马大真的很远,但是如果你开车基本上四十分钟就可以到了。结果我一来一回就花了五六个小时。可以想象那种心很累的感觉吗。
要鼓励大家使用交通工具,首先真的要搞好交通路线。吉隆坡的城市规划很糟糕,各种错综复杂的道路横七竖八的,开车的人头很痛,搭巴士的人头更痛,有时候连要在哪里下车也不懂,就算下了车也不知道要怎样走。
我在台湾看到巴士在大马路有专用车道,我觉得这真的是吉隆坡可以仿效的。有一个巴士的专用车道,不仅仅可以让巴士更加准时,也可以把 3 条 lane 的大马路硬生生变成 2 条 lane。这也可以迫使人民放弃自己的交通工具,转而乘搭可以更准时,更少塞车的巴士。
但是要如何提升大马人的公民水准,和怎样确保没有人滥用巴士专用车道,那是另外一个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