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29 June 2021

Medic Life 之#HartalDoktorKontrak (上)

几年前,政府发现越来越多医学系毕业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且越来越多实习医生 (Houseman) 摆烂实习了 N 年依然当不上正式医生,同时发现树多必有枯枝,出现一些表现很差、升不上专科医生却盘踞着职位浪费薪资空间的正式医生 (Medical officer),导致整个医疗体制的下游异常臃肿。

为了节省开支,过滤掉能力不济的医生,顺便为臃肿的医疗体制瘦身,政府决定停止颁发执照给大学开办新的医学系,也向刚毕业的医学系准医生推介了合约制,并沿用至今日。

有别于以往医学系毕业生在踏入政府医院实习结束后直接被吸纳成为政府公务员,合约制普遍上将为医学系毕业生提供三年的实习期限,实习结束后的强制服务阶段再提供二至三年的合约,合约结束后政府会决定是否要续约,或被吸纳成为政府公务员,或不被续约直接被遣散。

政府医疗体制竞争激烈、人员拥挤,同时薪资空间有限。所以合约制用意十分明显,那些能力不佳、态度不好的医生在合约结束后,将不被续约,被踢出政府的医疗体制,反之优秀的医生则会被续约或吸纳成为政府公务员,以示嘉奖。这种奖罚制度,可达到去芜存菁的效果。

当时合约制被推出后,普遍上不受看好,因为政府从来没有白纸黑字正式说明合约结束后要怎样才会被续约或吸纳成为政府公务员,这也成为了一个 bug,为后来的今天买下了重大的伏笔。

由于政府公务员福利满满,合约制显然是节省开支的上策,政府大可不断续约,三年再三年,五年再五年,续好续满,以政府拮据的经济情况来看,当时很多人都说这可能是一个无底洞。要不然就干脆解约,不是说医疗体制的下游很臃肿吗,走了一批,让另外一批顶上来可还不简单。

所以几年后的今天,那些头几批接受合约制的医生,他们的合约就快到期了,政府却依旧没有任何表示,到底是续约呢,还是吸纳呢,还是遣散呢,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些医生大多数都在新冠肺炎的普通病房、加护病房和隔离中心工作,每天冒着生命危险救苦救难,做人民口中的抗疫英雄,殊不知不久的将来自己却会陷入前途未卜的窘境。

在他们之间,有些合约医生被政府吸纳成为了政府公务员,这些人是十分幸运的,但是却是少之又少。至于他们是如何被吸纳的,却依然是一个谜,是因为表现优异,还是种族固打,还是曾在乡区医院服务,还是受到保荐,从来就没有一个可供人参考的标准。

所以这些深陷合约制的医生终于站出来要政府给予一个说明,也就造就了国内医学界最近闹得满城风雨的大事件。

这些医生通过大马医药协会要求卫生部为他们的前途给予明确的答案,同时会在社交媒体更换头像,广邀大众签写请愿书,有者更扬言可能会罢工,用自身的力量拖垮国内被肺炎痛击至奄奄一息的医疗体系,以争取到应得的公道。

待续 ~


Saturday, 19 June 2021

乱写 之我也卖保险

一直以来,很多人对直销尤其是保险都存有偏见。

主要是因为有时候你会遇到很久没有联络的朋友突然间找你,然后 jio 你出来就是推销保险,所以对这样的人都是敬而远之,更别说踏入这个会令人感到反感的行业。

我以前有一个学弟,我从砂拉越回来槟城放假的时候,三不五时就叫我出来喝茶,平时在社交媒体嘘寒问暖两句,就只是为了卖我一个医药险。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真让人钦佩,但是我还是坚决不买呵呵,我就是那么坚定不移。

虽然他们很烦,脸皮够厚,可是你不知道,那些做销售卖保险做得很成功的,都真的赚了很多。那些你在网络上看到他们 agent 晒出来的风云榜,随便一个 MDRT 月薪都十几千。

重点是保险是一个没有门槛,却属于专业的金融行业。不需要大学文聘,不需要金融背景,不需要理财能力,都可以加入保险销售的家庭,成为他们所谓的 financial advisor,即理财顾问。

基本上只要你能够讲话,脸皮够厚,勤劳做销售,要月入过万根本不是问题。市面上还真的有很多才加入不到半年,已经可以买车买房的了。

你看你读到半死,欠了一笔 PTPTN,毕业出来做月薪不到五千的工程师、医生、办公室白领,每天OT做到半死,到了30岁可能还买不起一间三房式的公寓。

所以毕业后好奇心驱使下,我就加入了保险业,被我以前华乐团的印裔学长古马招致麾下,隶属于 Hong Leong Assurance (HLA) 也就是丰隆旗下的保险业务。

入行前,你需要经过一次考试,基本上不要临时抱佛脚,认真学习肯定可以过。我随便念了一个晚上就不小心考过了,但是没有那么简单啦,如果没有金融业相关的背景,不少专业术语还是要找资料或者问人才会略懂一二。

然后就开始了我卖保险的职业生涯。从最简单的储蓄险先学习起,然后就是疾病险、意外险和医药险。当然要先打好基础,才可以慢慢变强,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然而我做了几个月,真的理解到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一行做到风生水起的,我也因为慢慢缺乏了兴趣而萌生退意。

虽然前面有说,如果做得好月入过万不是问题,但是要真的做得好真的不容易。虽然保险是每个人的理财必需品,但是保险市场其实已经趋向饱和。

HLA 本来就不是一个热门的品牌,坊间更为熟知的保险品牌是 AIA、Allianze 和 Great Eastern。而且大多数人手上都已经拥有一两分保单,这种经济低迷的情况要中低收入群体另外购买新的保单等于要他们增加每个月的支出,那是十分困难的。

当然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源自于我自己的性格。我本身就不是一个可以主动和陌生人谈天的人,更遑论要推销产品给一个陌生人。

而且很多人在卖保险初始都选择向身边的亲朋戚友出手。拥有对保险业务员烦人的刻板印象,反而让我难以踏出第一步去向身边亲友兜售,害怕听到拒绝的声音,也深怕自己成为下一个让亲友反感的人。

当然过程中也学习到一些销售技巧,也熟知了一些基本保单的操作,也知道保险业务员怎样引导你去购买保单,算是不虚此行。以后或许是用来拒绝保险销售员或者讨价还价的一把利器。

入行后发现,做销售你就需要有业绩,业绩不达标就会有压力,有时候压力可以化作为动力,不过更多时候同侪的压力会适得其反,反而让承受不了业绩压力的人慢慢淡出这个行业。

销售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真不是传说,你倒下走了,随便找一个人来顶替你是再容易不过的事,分分钟还做得比你好,因为别忘了入行的门槛真的很低,低到随便路边的路人甲只要有心都可以来取代你。

不少人做不了一两年就离职了,不少保险公司每年都在换血,那只是保险销售界稀松平常的事。我也只是众多新血换旧血,再被新血换一轮的其中一员。


Saturday, 12 June 2021

Medic Life 之 Life in CRC

人类要进步,就要靠发展和研究。研究就是为了收集数据,以对现有的设施进行改良,我们才会越来越进步,医学也不例外。妈的,我真的想不到要怎样开头了,只好用这种小学鸡的开头,希望大家可以谅解。

正如上一篇所写,我毕业后辗转好几份工作,最后在槟城中央医院的研究中心,也就是 CRC 打工,主要负责中国武汉肺炎疫苗的第三阶段临床测试。

虽然我的工作好像在帮中国招募白老鼠做测试,但是国家在搞什么不重要。因为对于我来说,这也只是一个工作机会。因为本身也不曾在研究机构工作,正好可以实际考察并了解他们的工作模式,不失为一种新的工作体验。

在那里工作了几个月后,发现相较于医生平时的工作,其实在研究中心工作还蛮轻松的。除了繁琐的文书工作之外,基本上在研究中心上班是一边工作一边玩乐的,而且还是其他医护人员称羡的朝九晚五工作时间。

我在这里顺道举例一些医生在CRC工作的利与弊:

好处包括固定的上班时间、不用 on call、不用面对那么多病人,最重要的是工作环境不怎么压力,也拥有充裕的闲暇时间,对于一些需要给予家庭更多时间的医护人员就再适合不过了。

坏处则是固定的升迁系统,也就是说你不需要成为专科医生,所以你将永远停留在普通医生的阶段。还有对于那些不喜欢文书工作的人来说,这样的工作环境可能有点乏味。

研究工作主要是进行新的研究并写报告。在医院里进行的研究大多都是和药物类有关,需要找寻有相关情况的病人进行药物测试,然后记录其副作用、后遗症和对病情影响的相关资料。

医学相关的研究事项包罗万象,除了药物研究,也有一些数据类或问卷类的研究工作,当然做医学研究的目的就是以提升大众健康状况及意识作为大前提,对一些健康议题和药物研究作为考察对象。

一般上一个研究团队会至少由一名医生、一名药剂师和一名护士作为团队核心,偶尔会有所谓的 statistician 数据分析员和专科医生助阵,有时候还会聘请我们这些刚毕业入世未深想体验人情世故的社会新鲜人来做文员,差不多就是我现在的工作。

当然,你如果要投身研究,不一定要加入研究中心做全职的研究人员,也是有很多医生为了升迁,或者硕博士论文所需,利用平日工作的空挡来参与研究工作。

一般上要成为医学研究人员,需要有一张 Good Clinical Practice 的文凭,课程详情可以到各大医院的 CRC 询问,课程费用好像是 RM80,一旦考过及格了这张文凭好像是终身受用。

对我来说,在 CRC 工作还蛮惬意的。研究本身很好玩,尤其是当一群人在 brainstorm 交换意见的时候会很有火花,或者是你获得自己想要的研究结果时就会感到异常兴奋。

但是研究本身有许多繁琐的文书工作要处理,从申请到进行研究到写论文到出版研究结果,是一个漫长煎熬的繁冗程序,短则数个星期,长则几年。

虽然本质上文书工作真的很闷,就真的不是我的菜,但是其无忧无虑、轻轻松松的工作环境确实是我向往的。那我最后会不会放弃 clinical,转而投身做研究就要看未来的造化了。

不过在这里工作的几个月真的很爽,我觉得和工作环境以及团队的融洽程度有着很大的关系。或许我加入的这一个团队让我很有归属感,所以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对这一份工作的评价很高。

目前我也是在和老板娘做着一项有关“年轻医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观点”的小研究,希望可以写一点东西去参加比赛,算是自己踏入学术研究界的第一步。


Sunday, 6 June 2021

乱写 之中国的疫苗研究计划

我在二月的时候就开始在槟城中央医院的研究中心 [Clinical Research Center (CRC)] 打工,主要是负责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医学生物学研究中心所研发的武汉肺炎疫苗在马来西亚进行的第三阶段临床测试。

哦要一口气念完感觉肺活量要比较强,如果中过武汉肺炎就应该做不到了呵呵。

虽然感觉上我做的东西很厉害,因为名字很长,但是我没有那么强啦,只是团队里的其中一个小卒子,负责拿一些身高体重的数据、帮助医生做一些体温检测,还有把数据输入上网络系统这些比较轻松的工作。

这款疫苗是属于灭活疫苗,目前还没有正式上市,但是第一和第二的临床测试都在中国境内进行,是属于副作用较低的一款疫苗,但是其功效好不好就不好说,中国官方数据大家都懂的。

全国负责这项临床测试的政府医院也不多,只收取3000人进行测试,而且还要通过层层严格的筛检。但是对于当时二月国家仍未引进疫苗的时间点,还是引起很多人的兴趣前来跃跃一试。

但是一试很多人就后悔了,因为国家在二月尾正式引入几款疫苗。而那些加入临床测试的志愿者必须遵守这项研究的规则,也就是在一年内不得接种其他种类的疫苗。

在临床测试中,50%的志愿者会接种到疫苗,其余的50%将会接种到不含疫苗的剂量 (placebo),也就是俗称的水针。

这个测试采取的是双盲的制度,也就是说来接种的志愿者,和身为研究人员的我们都不知道志愿者所接种的到底是疫苗还是水针。

很多志愿者感到后悔,是因为自己不知道有没有接种到真正的疫苗,却也不能够参加国家的疫苗接种计划,自己谜一般的身份也让自己曝露在染疫的危机中。

更重要的是,要是接下来国家允许已接种疫苗的人士跨县跨州,这些身份不明的志愿者将被排除在外。

其实这款疫苗的研发跟我国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但是其中一批第三阶段临床测试却在我国进行,算是我国和中国的一项外交协议吧。

听起来有点变相是国家为了邦交把人民推出去做白老鼠一样。嘿嘿是不是和以前为了让神明开心而把一个人推出去杀了祭神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呢。

不只是我们的国家,还有一些中南美州和中亚国家应该也在中国一带一路的政策下和中国合作,帮助他们疫苗的第三阶段临床测试。

接下来,据说还会再引入另外一款中国制造的武汉肺炎疫苗来我国进行第三阶段的临床测试。应该又是我们研究中心的人要接手来搞这些东西。可以读一读这里了解详情。

但是我觉得现在国家的疫苗接种意识已经普遍提高,我们应该很难招收到志愿者前来当白老鼠了。除非是那些愿意为了中国,甘愿放弃一年内可以接种到真正疫苗的机会的勇士,呃或者白痴吧。

但是如果你真的有兴趣接种这一款疫苗,可以留意接下来报张或新闻的资讯,然后报名咯。


2024 沙巴神山 Mount Kinabalu 攻顶过程和完整攻略

攀登神山 Mount Kinabalu 算是一个 bucket list,很久以前就已经有打算要爬,之前两次去沙巴旅行的时候也是盼望说以后再回来就一定要爬神山。想不到,这次终于来了。  行前准备可以看上一篇,花了很多时间写得非常详细,可以点 这里 参阅。 其实去年11月份就已经订...